1.31亿0转化,为什么科研经费总在「打水漂」
近日,广西审计厅公布的一份“关于广西在科教振兴资金审计报告”登上热搜。报告显示: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
巨额资金投入却只换回了“转化数0”的结果,这不经让人心生疑惑——经费到底用在哪了?
然而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便能发现其中的端倪,其背后原因与科研经费、科研人员与市场脱轨、科研人员精力分配等密不可分。1.31亿科研经费需要支撑862个项目,也就是说每个项目仅能分到十几万经费。对于如理工、生命科学之列长周期、高成本的科研项目来说,且不谈在项目是否能在1年内进入市场,如此有限的经费就不足以支撑项目完成转化。因此,也有网友表示:0转化,也可以理解。
(资料图片)
话虽如此,但在客观上项目质量不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不争的事实。每年我国创造出的科研成果数量可观,但大多数都是“沉睡专利”,这也说明了科研界与市场之间还存在着壁垒,以至于成果难以被应用于市场。
总而言之,在市场、政策、科研水平等多方矛盾之下,成果转化率低成为了整个科研界都无法回避的痛点。
01
从科研端看,转化率低的三大问题
早在十年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就曾引发社会舆论关注。“转化率仅15%”是传播最广的说法,虽然这一结论已被证实存在偏差,但转化率低确实不争的事实。
科研研究流程可以简单分为立项、实施、结题三大流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转化率低的原因。
◆ 1、立项环节:创新力不足,研发立项与社会需求脱节
首先,在立项环节就可能出现项目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情况。科研人员身居实验室,其接受到的需求信息极有可能出现信息壁垒,这将导致高校院所研发形成的专利与市场脱节,难以满足企业技术需求的情况出现。
此外,科研项目的原始创新力也将影响转化的结果。在我国,专利主要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三种,三者申请的标准以及保护的方向各不相同,但都能被笼统的归属为专利成果。因此,一些项目仅是对现有成熟产品做出“无关痛痒”的改动,如将设备材质进行更换、修改器械设计角度等,也能成功申请到专利,算作科研成果。
更何况,我国申请专利需要的成本本就不高。有专利代理师透露:“仅需1、2万,专利代理师便能帮你走完专利申报的所有流程,并拿下专利。”和一些欧美国家,如美国需要近十万美金才能申请到一个专利成果相比,我国专利申请的试错风险太低——或许,这也是导致我国“沉睡专利”较多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也和一些“古早”的政策相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对于成果转化重要性认知还不够充分,论文发标数以及专利数成为“评职称”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也造就了很多为了申请专利而发表的论文。
另外,科研项目的市场空间,也是最终能否转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曾有科研成果转化从业者在采访中向橙果局举例:见过一个术式创新的专利,全国乃至全球使用这一术式的医生可能就研发者一人。这样缺乏市场空间的科研成果自然是难以被市场所选择的。
◆ 2、施环节:未提前规划转化路径,项目缺乏市场可行性
项目立项是为整体科研制定大方向的重要流程。如果在立项环节未能做好市场调研,那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科研人员认为优质的科研方向在市场中难以应用实践”的情况。
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科研人员没有带着转化的思维做科研,以至于后期难以找到市场应用的方向。如果一开始的最终成果只是登上论文期刊,那么后续的转化与开发也自然很难实现。
但幸运的是,依然有大量科研人员则带着转化的意识做研究,在科研过程中便设计了项目未来转化的方向。
四川大学黄震教授就曾在采访中讲到:“从硒核酸成功合成那一刻开始,我便开始思考如何将硒核酸技术实现产业转化,运用到市场。”
在黄震教授发现硒核酸能够使核酸碱基配对更准确以及核酸分子识别更精准时,他便设计好了硒核酸未来市场化应用的方向。如今,黄震教授课题组已经将硒核酸运用在了HPV检测、新冠检测、布鲁氏菌检测以及肿瘤检测等方向,并研发出了相应的市场化产品。确保了我国在硒核酸基础研究,以及市场化开发方面的先发优势。
◆ 3、结题环节:论文发表成为结题标准
我国很多科研院校对于项目结题的标准即发表论文,拿到专利。因此一些为了完成课题而展开科研的项目,在论文发表的瞬间便宣布了结束。这样即得到了科研补贴,又能快速的进入到下一项科研之中。
总的来说,科研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转化率低,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从科研人员本身入手。只有科研人员在项目立项之初,便怀揣着要将项目推入市场的想法,并在科研过程中时时与市场接轨,才能加速成果的落地。
然而跳脱出科研项目本身,外部原因也将影响着转化率的高低。如,转化形式是否被市场所接纳。
目前主要转化形式有作价入股、成立公司、出售专利等,其中专利出售是科研人员最常使采用的转化方式。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作价入股需要牵涉到专利所属权、知识产权等一系列复杂的权属问题,稍有不慎还可能出现侵犯国家财产的情况。而创办企业不仅要求科研人员学习市场知识,同时还需要完成“科学家”与“CEO”之间身份的转换与平衡。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财力,科研人员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另外,退一万步说,一项科研成果也很难支撑起一套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理论,失败才是创业的常态。因此科研人员创业的风险系数颇大,很多人不愿冒险。
权衡利弊后,出售专利成为了科研人员获利最快且风险*的选择。但出售专利后,专利的走向以及应用便不受科研人员控制了。不乏有企业购买专利,仅是为了降低市场竞争风险,并非想要利用开发。这一情况也让部分优秀的专利陷入“雪藏风波”。
02
在“放”与“管”之间求得平衡
尽管目前我国成果转化率并不理想,但成果转化依然是政府、高校乃至市场的核心。这一点,从各地政府频发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便可看出。
截至2021年,我国总共发布了500余条技术转移相关政策,内容涵盖了成果权益、国资管理、考核考评、转化促进等各方面。除了“减负”、“打钱”等常规操作以外,国家还在逐步倡导各地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与地方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技术合同认定服务、在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开展金融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等。加强科研端、市场端以及政府之间的合作,打破其间的壁垒,使转化工作畅通无阻。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之下,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并做出行动。以深圳为例,自2020年深圳成为先行示范区以来,“优化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制”便成为了深圳科研院所转化工作的重点。
2023年3月发布的《促进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更是将权力下方放至科研人员,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不上缴国库。”的条例,在成果转化圈里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然而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所有政策中都会提到经费方面的支持。然而经费下拨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成果转化。
经费下拨过多,难保不会出现中饱私囊的情况。表面大搞科研,实则暗度陈仓,层层外包,最终将科研做成一门生意。这只会使得当下的科研环境以及转化环境愈发艰难。而经费不足,科研人员自然也难以完成转化工作。
因此,把握经费下拨以及审核放权的度尤为重要。即便研发总额上下拨了一笔“天文数字”,然而分到每个项目头上的经费,甚至不足以支撑一些项目组购买高端试验设备。其最终的结果也很难令人满意。
中国首位获得RTTP(国际注册技术转移经理人认证)的张晓宇曾在采访中提到:“除了经费,成果转化成功与否还与很多因素相关。”此话不假,科研人员在转化工作中,不仅得安排经费的使用,还需要安排工作与科研的时间与精力。
以临床医生为例,很多重视转化的医院会将转化和医生的考评、绩效等挂钩。这样的方式一定会有相当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仍需清醒的看到其局限性。医生为了完成指标,只能将更多的精力分配至科研任务上。但其本职工作仍然是治病救人,这样本末倒置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各大科研院校在政策制定上,只有把握“放”与“管”之间的平衡,才能有上至下的促进成果转化。
03
走出成果转化的“寒武纪”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任重道远。但另一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政策和市场的激励下,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出了自己的模式。
近年来,我国在方针政策上大力倡导科研转化,引导市场也对成果转化热情高涨。“进高校,抢教授”、“教授创业”的风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科研创新热与转化潮的双重加持下,国内也涌现出一批成果转化的“先行者”。
在科研方面,清华大学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而转化方面,清华大学也常年居于国内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金额排行榜的榜首位置。
清华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高校的“转化一哥”,和它完备的转化体系脱不了干系。
首先,在科研项目立项之际,清华大学便会考察项目的转化成功率。以期项目在源头上规划好转化的道路。之后,也会有专门的技术转移服务老师为项目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规划,弥补转化过程中产业以及技术的不足。
此外,清华大学还有掌握了丰富的投资机构资源。VC界着有“清华占据了中国投资圈的半壁江山”的说法,此话不假。知名投资机构中常能见到清华学子的身影,他们对于校友项目不乏会多一丝关注。此外,仅看清华控股的相关投资机构就有50余家,为科研项目转化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除了优越的客观条件以外,清华人刻入DNA的“创新、转化”的信念感,也给了清华转化工作底气。清华大学每年都会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转化能力,甚至有些优秀的初创公司就是从这场大赛中孕育而生的。
清华绝非个例,紧跟着还有北京大学、深圳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正在成果转化领域发力,以期加速更多优秀项目落地。
世界舞台的优秀转化模式依然被国内的转化工作者关注。
在孵化体系方面,OTL模式能够为早期项目提供从评估到资源供给的全链条服务。在资源关系建立方面,哈佛大学凭借“校友力”,营造独具特色的资本环境。除了常规的校内基金以外,这些高校还会通过合作来筹集一些公募或者私募资金,来推动产品商业化项目的落地。在鼓励创新上,如何通过科研人员、其所在实验室和学校三者之间的收益分配比例,以保障科研人员的收益,激励其进行创新工作........
自成立以来,橙果局陆续整理了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在内的全球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转化案例分析,都获得了广泛关注。
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今的转化巨头美国,也曾经历了近百年的摸索,才走出了科研“寒武纪”,迎来了创新转化的大爆发。我们不否认科研成果转化还存在不足的事实,但同样也不能否认在目前阶段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的成就和正在萌发的良好势头。
种一棵树*的时间是昨天,其次是今天。当下已经有千万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工作者以及企业开启了科研成果转化范式的探索,边走边看,边看边学,或许时间会给予我们答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