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强生的「哀嚎」:创新药涨价,我们是逼不得已
对于外界来说,似乎总有这样一个印象:美国的大药企,总是在不断提高药物价格。
这也导致,“利己”往往是人们对这些大药企的主观评价。至少,美国监管是这么认为的。近年来,监管铁拳不断出击,意在控制药价涨幅。
那么,美国药企为什么每年都要涨价?
(相关资料图)
面对监管的铁拳,部分海外药企每年都会发布年度透明度报告,来回答这个问题。
近期,制药巨头强生就提交了2022年度的“涨价”报告,论述的观点是:
其不断上调药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核心原因在于,公司需要弥补以回扣、折扣和其他费用形式,向保险公司、政府项目、分销商和医疗系统中的其他参与者支付的不断增长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强生的透明度报告,虽然其2022年药物价格有所上涨,但公司并未因此受益。相反,其剔除回扣等费用后的药物净价格,竟然是下降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01/
1美元收入,58美分给了别人
外界对于药企的*印象,似乎总是“暴利”。的确如此,海外巨头的年度净利润,动辄上百亿美金。
例如强生,2022年,公司总营收为949亿美元,净利润为179亿美元。
不过,强生希望用数据证明,在整个医药产业链中,最暴利*不是药企,而是对药物流通极为关键的主体,包括PBM(药品福利管理)、医保等。
原来,为了增加药物的可及性,药企需要支付给这些主体一定的回扣、折扣等费用作为回报。
事实上,这些费用无法拒绝,且总额极为夸张。
根据强生报告,去年其支付给这些主体的费用高达390亿美元,占其收入比重为41%,是其净利润的2.17倍。
那么,这些钱又主要被谁拿走了呢?
根据强生的透明度报告,112亿美元用于支付给商业支付人和药房福利经理,89亿美元用于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
也难怪,强生会表示,自己每1美元收入,58美分重新回到医疗系统。
强生公布这些数据的目的不言而喻。其意在证明,虽然外界一直对药企涨价极为反感,但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
/ 02/
涨价背后:药物净收入连续6年下跌
从强生公布的数据来看,海外巨头的日子可谓“水深火热”。2022年,强生整体药物价格微微涨价。
不过,涨价并没有为强生带来好处。强生表示,虽然去年通货膨胀率高达9.1%,但其药物的净价格实际上下降了3.5%。
所谓药物“净价格”,指的是剔除折扣和回扣后的价格。这意味着,强生涨价行为,并不能为其带来增厚利润的行为。
如果把周期拉长,强生的日子似乎更不如意。虽然外界对药企的印象,是“不断涨价”的吸血鬼,但从强生公布的数据来看,绝非如此。
因为监管铁拳等因素,药价上涨压力实际上已经压力山大。至少,药物出厂价已经涨不动了。如上图所示,2016年至今,强生药物均价呈现下滑趋势。
相比“标价”,净价格下滑趋势更为明显。如上图所示,强生旗下药物的净价格已经连续6年负增长了。并且,降价幅度相当之大,6年总降幅达到了20%。
这一“降价”力度,堪比国内的医保谈判。当然,强生降价核心原因,还是因为中间费用的急剧上升。如下图所示,过去6年中间费用增幅可谓极为夸张。
这也难怪,强生会心里不平衡了。
/ 03/
沉重的负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那么,在药企大幅让利的情况下,为什么居民医药费的负担依然巨高不下呢?强生表示,核心原因较多:包括保险覆盖率不足、高免赔额等较多因素限制。
保险覆盖率不足,没有保险的患者经济负担较大。虽然拥有某种形式医疗保险的美国人人数接近创纪录,但是依然有近23%的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
而高免赔额计划,则给有保险的群体增加负担。免赔额则是指的只有超过自负超过一定金额之后,才能拥有赔付的权益。强生在报告中表示,近年来有免赔额的商业保险患者的品牌药品自付费用增加了50%。
诸多原因导致,大多数患者在品牌药物上的支出,是基于药品的未贴现标价,而不是他们的健康计划协商的净价格。
很显然,强生的让利,受益最明显的是中间商们。
强生还特地强调,这些不足正在扩大负担能力、医疗公平和获取方面的差距。
因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健康保险仍面临财务风险,或由于高免赔额、高自付费用和一些治疗甚至没有由他们的保险计划承保。
而这些缺陷,除了给病人带来了*的负担,也会引发人们对整个阻碍医疗价值创新的担忧。
/ 04/
强生的哀嚎:创新不是用爱发电
“美国所拥有的极为发达的医疗环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透明度报告中,强生如是说道。
一方面,这需要药企长年累月的研发投入。强生表示,过去几年投入了数百亿美金的研发费用。
另一方面,这需要创新生态环境的支持。强生认为,患者今天的希望,都是由精心培育的创新生态系统创造的。
创新生态系统对创新药行业的未来至关重要。当创新生态系统按预期运行,患者和整个医疗系统,将会受益于改变我们战斗方式的新一代药物来对抗疾病。
而如果药企面临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局面,那必然不利于药企的发展。强生认为,这意味着,创新生态系统会受到损害。
与此同时,强生对《通胀削减法案》等提出了质疑,其表示,《通胀削减法案》可能会损害创新药物的未来发展、现有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患者获得这些治疗的机会。
在这个国家正处于变革性创新的风口浪尖上的时候,要解决这么多问题未满足的医疗保健需求,药品定价政策与患者的需求,需要综合考量,而不是适得其反。
简单点来说,强生认为,创新不是用爱发电,美国政府需要控制药价,但也要考虑药企的利益,而不是一味的打压药价。
以患者为本去做好经创新,是强生希望引导监管去做的事情。
不过对于监管来说,控制药价又是极为明确的目标。那么,在药企利润与患者利益之间,又是否存在博弈的*解法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