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资讯】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摆摊大军在暴增
灵活就业还未能打开消费"命门"。
大疫过后,消费市场的虚假繁荣已经暴露。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出游人数约2.74亿人次,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多出了5230多万人,但人均实际消费金额却减少了10%左右。
(资料图片)
可见,消费复苏之路依然漫长,这也印证了鲸商在年初的观点。且4月份,消费储蓄率也明显下降、投资额在下降,或许大众都在提前还房贷、车贷了。
反之,摆摊火了、网约车司机与外卖小哥都多了,加上大厂裁员,就业差的大环境趋势。“平价消费”顺势而起,像多年不涨价的淄博平价烧烤、五一周边游,竟成了新的消费热点。这背后又透露出何种深意?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又该如何应对?
01 网约车、外卖正陷入“僧多粥少”
近些年,各行各业都存在着饱和与内卷的趋势,尤其经过疫情这三年的积压,越来越多灵活就业人群选择开网约车或者送外卖。
然而,网约车这项几乎“0门槛”的职业也日渐饱和,开始难赚钱了。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在2020年10月时,全国共有20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54.5万本。
但是到了今年4月30日,机构数量跃升到了309家,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540.6万本、车辆运输证230.0万本,分别较两年半以前增长了49.3%、112.4%和117.2%。
仅经过疫情这三年,全国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大幅增加。与此同时,网约车用户规模却在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37亿人,比2021年的4.53亿少了近1600万人。
近日,各大城市的交管部门意识到了网约车司机在持续增长,但订单数量在萎缩的现状。为了保证区域内的供需均衡,长沙、三亚、东莞、温州、济南等多个城市的交通运输部门,或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业务,或发布预警称当地网约车市场运力已接近饱和,提醒“网约车市场有风险,进入需谨慎”。
杭州司机师傅陈舒(化名)对鲸商表示:“疫情前一天能跑七八百元,赶上五一甚至能突破一千元,但昨天我跑了12个小时,才不到四百块的流水,还得除去一百五元左右的租车和充电成本。”
其他司机师傅也有类似的经历,纷纷不禁感慨:“司机越来越多,订单量越来越少,赚钱越来越难,开网约车太不难了。”
不光网约车饱和,外卖员也开始了饱和了。今年3月份时,广州出现了外卖员招满的新闻,以前是招不满人,现在是大量年轻人想来报名,却办不了入职,想要去送外卖还得托关系送礼。当前人多单少的局面,已经是业内共识。
更有数据显示,现在送外卖早就过了月收入过万的时代,很多骑手每天送十几个小时能赚个6000块就很不错了,三五千的月收入是很普遍的现象。
一位名为单勇(化名)的外卖骑手,向鲸商表示:“我和二十多位骑手挤在一百平米的房子里。之前勤快些能挣到八千以上,现在单子少了,每月只有四五千元。”
此外,送外卖本身并没有学历要求。但根据2020年美团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当中,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骑手占比已经超过24.7%。2020年度,美团骑手当中的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含硕博)占比分别为:52.8万、14.4万、5.7万。
可以看出,对于外卖这个低学历门槛的行业来说,天量大学生的涌入,生生把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抬升到知识密集型行业。
不过,关于“广州美团本科率接近30%”的说法,据澎湃新闻采访,有外卖站长不认可该传言,表示其所负责的站点(骑手有300名左右)本科学历的骑手只有两人在职。美团平台亦回应,涉事文章夸张、虚假。
02 裁员大潮让消费萎靡
无论如何,网约车和送外卖逐渐变得“有门槛”,背后反映出的是就业压力和经济不景气的现状。
按理说,疫情结束经济应该适度回弹,但由于全球经济疲软,中 美贸易战的持续,以及消费者理念变化,大家期待已久的“报复式消费”始终并未出现。更可怕的是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而这届年轻人中总充斥着:“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小孩”的理念。他们更多的把主要原因归结到当代生活成本过高。
今年4月,官方统计的青年失业率达到了20.4%。即16-24岁的年轻就业人口中,五个中就有一个人失业。并且,在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自由职业和慢就业的比例明显上升。伴随着考研热和考编热加大,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占近一成,出国继续学习的比例为1.3%,比去年略低。
从全球趋势来看,失业率也是非常高的。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显示,2022年,全球青年失业率是14.9%,欧洲失业率是16.4%,亚太地区是14.9%,北美地区是8.3%,全球的青年失业率都非常之高,大家的日子其实都不太好过。
此外,国内的互联网大厂最近一直在裁员。根据相关媒体报道,腾讯一季报显示裁员了1万人,阿里更多裁员了1.9万人,OPPO旗下的自研芯片业务哲库(ZEKU)更是直接原地解散,3000人裁到一个不剩。
在美国“大厂”的裁员力度也很凶猛。去年11月份,Meta,就是原来的脸书,官宣裁员1.1万人,今年1月份,亚马逊裁员1.8万人,谷歌裁员1.2万人,微软裁员1万人,到今年3月份,脸书又裁员了1万人。今年前几个月,美国科技企业一共裁员了19万人。
从线上到线下,从科技行业向消费和娱乐行业蔓延,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宣布裁员2000人,娱乐业巨头迪士尼裁员7000人。
五一期间,IBM宣布暂缓招聘2.6万个后台岗位,5月9号,电影公司派拉蒙宣布裁员。美国不少咨询公司一边教大企业裁员,一边对自己人下手,咨询巨头埃森哲宣布裁员1.9万人。
而且,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一些基础岗位需要的人力会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从旅游及大盘消费数据也能看出,消费者纷纷追求性价比消费,而非再追求奢侈性消费。
此时,承接消费者的平价消费需求,成了各个电商平台的主线任务。其中,京东在今年开始打低价战略,这或许是其未来几年的长期战略了。
去年前三季度,在京东仍把高销量、高点击、高价格的自营产品放在前列的优质资源位。到了去年四季度,京东零售集团就把业务线的考核指标从"营收+GMV"变成了单纯考核GMV,对自营商品的占比也不再设定具体目标,这一切无非就是想让门槛低的第三方商家帮它在低价市场快速起量。现在,京东也开始把一些*性价比的产品放在前列了。
与此同时,抖音作为异军突起的短视频电商平台,开始要把订单量做上。抖音商城中本就设有“超值购”和“特价秒杀”频道。其最近又开始试水低价自营店,希望通过低价提高用户消费频次。去年,抖音电商还在极速版商城中上线了“9块9特价”频道。这些操作,都是为了用低价撬动电商用户快速增长,提高电商营收。
平价消费的元老级电商平台拼多多,更是增长迅猛。其发布的今年一季报中,报告期内实现收入为376.4亿元,营收增速高达58.2%。这一数据超过了此前市场预期的319.81亿元。
大厂们的策略与当前用户的消费习惯交相辉映。总之,捂紧口袋、看向实惠,正成为一种趋势。而这类中产回归平价消费的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也开始出现,在《M型社会》一书中有描述,少部分人掌握大部分曹福,而绝大部分人收入较低、财富积累薄弱的状况,与当前国内的境况相似。
面对如此大势,个人或企业只能加快适应,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03 勒紧腰带,积极应对
就国家而言,在大力促进经济活力增长。
政府正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控经济,扶持企业创新活力。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提高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从而减少经营的不确定性和外溢效应,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促进产业多样化。
对于逐年增长的应届生数量,央企也在适度扩招接纳。同时,政府还在鼓励企业融资、鼓励百姓灵活就业。
企业作为市场活力的主体之一,或许可以把目光放在更为“下沉”的县域经济、村内经济。大前研一在书中举了许多日本美国的例子。
上文也提到,我们身边主打低价策略的拼多多,正在迈向平价消费的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都在靠物美价廉获取消费者青睐。
另一方面,对个人来说,在一个低增长、阶层难跨越的时代,手中余额不多的用户,需要量入为出,减少奢侈品消费。并且,在个人就业越来越艰难的背景下,大众的就业理念会发生变化,人们或许多向发展副业,多学手艺技能傍身。
同样,那些所谓“整顿职场的年轻人”,也要收起自己在职场中的任性了,人不会永远“年轻”,年轻更不骄傲的资本和让自己“躺平”的理由,用网上的段子来说,“请善待自己的老板吧!”珍惜手头的这份工作。
大家都难,抱怨和负能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全球宏观经济低迷的当下,漫长的消费复苏过程,应该还要持续几年。企业与个人,积极求变总会多一份保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