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看点】正式关停,身价600亿的喜茶,被逼向「路边摊」认怂

这两天,中国“街溜子”雪王,正勇闯韩国。

河南郑州雪王变身国际顶流,店直接开在韩国中央大学门口,给韩国人来了一顿强悍的文化输出。


(资料图片)

但另一个奶茶巨头喜茶,最近却四处碰壁,忍痛做出了一个“毫不留情”的决定:

关闭子品牌,喜小茶彻底退出奶茶市场。

2020年4月,深圳出现了一家名字与喜茶高度相似的奶茶店。

刚开始大家还以为是有人在山寨喜茶、想要蹭热度,后来才发现喜小茶正是喜茶的“亲儿子”。

而从今年4月开始,喜小茶深圳、佛山、东莞等地方门店就开始陆续关闭,随着最后一家门店的关闭,喜小茶算是彻底退出了奶茶市场。

从诞生到死亡,喜小茶存在了2年零7个月,将近1000天。

究竟是谁杀死了“喜小茶”?

对喜小茶产生致命打击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人。

“卷王”喜茶:

先卷同行,再杀自己

“到下沉市场去干蜜雪冰城!”,这是许多人在喜小茶创立初期对他寄予的希望。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不少人说是“年轻人喝出来的90后首富”。

喜茶创造了无数营销奇迹:排队六小时、每人限购两杯、黄牛250%加价、买个奶茶还得实名制...

这一切的一切,源于喜茶把奶茶这样的平民饮料,拽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高端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曾对媒体宣称,喜茶研制出了*杯芝士现泡茶。

在他的描述中,这杯芝士现泡茶充满了小资情调:芝士使用鲜奶和澳洲新鲜芝士混合制成,茶叶也从印度、台湾等地进口。

聂云宸对媒体强调,喜茶只在原产地定制茶叶。

喜茶打造的全国排队盛景,现在看起来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2018年,喜茶高调登陆厦门,门还没开,前来打卡的厦门人就顺利地将它“包围”。

厦门经常台风下大雨,但无论天气如何,甚至是大年初一,门口依然有人撑着伞在排队。

到了北京,为了一口喜茶,雷雨天依然有大量年轻人排了4个小时,星巴克头一次“惨”成背景。

最猛的还要数上海,动辄就有上百人的排队队伍,排队时间最高长达7个小时。

有人从上午10点半,排队到下午5点多,彻底打破了其他城市的记录。

高端不仅给喜茶带来了人气,也送来了钱。

2016年,喜茶获得了1亿的首轮外部融资,投资大佬不是别人,正是“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

2018年,喜茶再拿下4亿,财大气粗的喜茶完成了两件事情:一是上线外卖服务,二是进军海外市场。

新加坡*家店开业,喜茶自信的立了一块牌子:排队由此开始。

紧接着2019年7月,喜茶又获得由腾讯、红杉的加持,估值达到90亿元。

到了2020年3月,疫情依然没有挡住资本圈对喜茶的宠爱,继续融资,这时候估值已经跳跃到了160亿!

不过高端虽然带了红利,也带来了缺口。

过去,喜茶20-30元的传统定价,无法覆盖20元以内的主流消费人群。这就意味着,喜茶的门店只能开在繁华的购物中心。

与其让竞争对手趁机钻空子,不如自己干,喜小茶就是来填补喜茶的缺口。

与喜茶相比,新品牌喜小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价格低。当时喜茶的均价在30元左右,而喜小茶的价格区间为6-16元,显得接地气多了。

二是店铺小。跟喜茶动辄上百平的气派大店相比,喜小茶主打外带。

有些档口甚至连椅子都没有,而且只在广东省内开店。

爸爸负责搞定赶新奇和时髦的人们,儿子负责牵制其他中低端竞争对手。

喜茶的野心可想而知。

事实来看,喜小茶任务完成的也不错。最多的时候,喜小茶拥有20多家门店,全年超280万杯饮品的销量,也是个足够傲人的成绩。

所以,喜小茶关停的命运,并不是因为不争气。

逼不得已的喜茶,

终于向蜜雪冰城低头

按理说,估值600亿的喜茶看起来似乎不差钱。

但喜茶为什么要放弃好不容易培养出的“亲儿子”?

2021年,顶着600亿的光环,喜茶活的很艰难——中国新式茶饮中,只有14.7%的高端茶饮在苦苦支撑,剩下市场份额均是均价低于20元的中低端品牌。

甚至从去年7月起,喜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店均收入开始下滑。

而喜茶当年“打高端”砸下的真金白银,现在的的确确成了喜茶盈利的“硬伤”。

就拿喜茶在北京开的*家店三里屯来说,每天的店铺租金约为16元每平方米。

按照面积200平米计算,光租金每月就将近10万,还不包括人力、水电成本的上涨。

高端卖不动,不得不降价。

2022年一开年,喜茶就悄然降价,率先降到了10元时代。喜茶宣布下调多款茶饮产品价格,做出了两个决定:

1、抹去标准菜单上的所有3字头价格。

2、年内不会推出29元及以上新品,并且会陆续上新1字头饮品。

很多奶茶女孩甚至不敢想象,在喜茶居然可以只花8块钱就能实现“奶茶自由”。

对于喜茶的“自降身价”,这些高端玩家们不但没有嗤之以鼻,还纷纷呼应。

奈雪的茶*时间选择跟进,乐乐茶后来也加入了降价的行列。一时间,几乎人人走起了亲民路线,向“雪王”低头。

可随着喜茶的降价,问题就来了:

无论是价格还是产品,喜茶与喜小茶之间的差异变得没那么明显。

喜茶降价,确实对喜小茶产生了“致命打击”。

“既然十多块钱已经能够买到喜茶,为何还要选择喜小茶?”喜茶自由变得容易实现,喜小茶的定位就显得有些尴尬。

本来想开个喜茶副线主攻低价市场,没想到这一年整个奶茶行业都在下沉,喜茶自己都降到了十几块的价格。

喜茶与喜小茶也从“队友”,有可能变为“对手”。

自己人打自己人,企业自然是不愿意见到的。

喜茶的决策,也并不是一拍脑门,而是蓄谋已久。

截至今年5月底,喜小茶共在广东省开出23家门店,而成立一周年时,广东已经有了22家,这就相当于第二年整年内,喜小茶几乎在原地踏步。

回想喜茶横空出世之时,产品价格与星巴克持平,同在30元左右起步,蜂拥的追捧者甚至让星巴克感受到强烈危机。

短短几年过去,咖啡和奶茶的价格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星巴克瑞幸一路涨价,喜茶奈雪甚至“卷”到了10元以下。

为了活下去,砍掉喜小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鄙视链面前,能赚钱才是王道

除了“自杀”,喜茶还做出了让步和妥协。

全线关闭子品牌“喜小茶”后,一直宣称直营的喜茶,放下执念,宣布在在非一线城市开放加盟,招聘合伙人。

到目前为止,喜茶尚未宣布盈利。

如今摆在喜茶前面的问题,其实很现实——怎样才能赚钱,以及怎么赚更多钱。

高端的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赚,这点从队友奈雪的茶的财务状况可以看到。

2018年至2020年,奈雪的茶三年分别有10.87亿、25.02亿、30.57亿的营收。

营收越来越高,但盈利之路却十分艰难。奈雪从2018年开始的三年内,一直在亏损,金额高达1.3亿。

以前,蜜雪冰城总活在奶茶鄙视链*端,喜茶永远处于塔尖。

但在踏踏实实赚钱能力面前,大佬们不得不向雪王低头。

放眼国内,今年上半年蜜雪冰城新开了6000多家店,客单价不到8元,愣是干出了与海底捞相媲美的百亿年收。

但蜜雪冰城的赚钱之道,不仅仅在于加盟,而是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自己生产的奶茶粉、咖啡粉、饮料浓浆、果酱等食材占比约70%,塑料杯、吸管、手提袋等包装材料占比超15%。

有的店甚至就把奶精箱子堆在店里,大大方方让顾客“看着买”。

甚至购买糖的成本,蜜雪冰城都能比普通小品牌低出20%。

拿最不起眼的吸管来说,2021年,蜜雪冰城光吸管就卖了3亿。

当年公司吸管的销售均价为每根0.1元,也就是说,蜜雪冰城一年卖出了30多亿根吸管。

在蜜雪冰城建造的供应链王国里,雪王赚钱的逻辑逐渐清晰:既给了自己赚钱的本事,也给了产品拳打消费主义的底气。

又LOW又赚钱,就很牛X。

结 语:

奶茶是一个门槛低、同质化严重的行业。

今年上半年37万倒闭的餐饮店里,近22%全是奶茶店,喜茶、奈雪的茶也在悄悄关店。

过去投资人看中的,正是喜茶的“钱”力,但现在资本圈已经不会砸钱了。

而在疫情的冲击下,大家消费越来越保守,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再花30块钱买一杯奶茶,很多网红店正在为它的不接地气付出代价。

“不懂事时总爱装X喝点高级的,等到囊中羞涩才知雪王真的好。”

排队不是竞争力,火起来靠流量,活下来靠真本事。

降价、关店、敞开怀抱开放加盟,这是喜茶脚踏实地赚钱的办法,喜茶必须当成最紧要的任务去执行了。

只有先放下身段,才能回归群众。

这没什么可丢人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关键词: 蜜雪冰城 竞争对手 致命打击